在研磨抛光后去除玻璃镜片表面研磨液等杂质(1次洗净);2、在芯取后去除玻璃镜片表面残留的切削冷却液(2次洗净);此工序需要考虑纯水品质、洗剂浓度、超声波强度、切水烘干条件、玻璃材料的耐水性、耐酸性、耐碱性、耐侯性等因素,确保洗净后品质;
光学镀膜(蒸镀):为了使镜片具有所需要的光学性能,需要在镜片的2个表面镀上厚度不同的薄膜层,使其具有达到一定的光谱特性和影像效果;在真空腔体内,将镀膜药材加热使其向上蒸镀到面对药材的镜片表面;镜片薄膜主要分AR膜(增透膜)和IR膜(红外截止膜),根据不同的产品设计要求,镀不同的膜;此工序的品质要求膜层附着强度、中心波长、穿透率、反射率等;所用的药材有氟化镁、氧化锆、OS50、TiO2、二氧化硅等等;
首先,所有的镜头都会反光,在可见光中有“红、绿、蓝”三色,波长也不一样,当膜层厚度一定的时候,只能让其中的某一种通过,通常是绿光先进入,则此时我们会看到反光颜色是蓝紫色,因为绿光已经全部通过了,我们为了减少其他光线的反射流失,尽可能让我们希望的光线都通过,这时我们需要镀上一层增透薄膜在镜片的表面;
我们人的眼镜只能看到波长在380-700nm区间的可见光,为了使光学元器件(CCD、CMOS)的成像效果接近于人的眼镜视觉效果,需要在可见光区间实现高透过率,但高透过的同时,由于CCD和CMOS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相当敏感(波长700-1100nm),他们会造成成像的干扰,使得影像失真,为了避开红外干扰,必须对这区间波长的光进行拦截,保留380-700nm区间的可见光完全透过,所以就是需要在镜片上交替镀上高低折射率不同的膜层,以实现这个效果。
- 光学玻璃晶体加工的应用优势
- 硫化锌晶体加工的工艺技术
- 光学晶体的加工定位的制作方法
- 光学玻璃晶体加工的一些要求